蘇暉,資深職業經理人,先后在行業知名企業、咨詢公司擔任高管,現任江蘇史福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中國區營銷中心總經理。

目前,LED照明市場正如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如果將“國家”比作企業,那么秦國成功統一六國則非常值得我們探究。首先,商鞅變法前,秦國已有一定的沉淀,但不成系統,商鞅開始了全方面的“資源整合”,這一變革從六個方面奠定了秦統一六國的基礎。
一、郡縣制。商鞅變法鼓勵農耕、興修水利、精研武器,相當于規范了秦國這家“企業”的組織架構,明確了管理體系,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中央集權制對政權的令行禁止起到了極好的保障作用,并且強化了地方管理機構的組織協調,提升了管理效率,突出了從“面”至“點”的穿透性。
二、軍功制。廢除奴隸主階層的特權,他們只能通過戰功獲取晉升的機會,這是效果非常顯著的“人才激勵”機制,也相當于“全民皆兵”,這支隊伍在終端戰斗時重視數量及質量,以斬獲敵人的數量作為“業績”考核的最重要標準,企業也當如此。
三、人才激勵。各國各種人才來投靠,加速了秦國各板塊的發展:如商鞅、張儀、李斯等,從管理、謀略到經濟、律法,百花齊放,營造了極好的發展氛圍。鑒于此,企業亦應海納百川、聚集人才,在老板的領導下形成強大的決策和執行團隊。
四、律法模式。秦國的戰略規劃非常清晰:以法治國、以人為本、搭建平臺、厚積薄發。其意義引申到現代就是:要有清晰的平臺經濟盈利模式,創造平臺、積聚人才,以創新為推力,以產品力制勝。所有的一切最終歸于模式和人才的高度結合。
五、民族信念。秦人尚武,凝聚力極強,在商鞅變法前卻倍受鄰國欺侮,這使秦國上下兵民皆有強大的斗志和欲望去改變現狀。變法后,全民同心,這股勢頭決定了秦國排除萬難,誓要爭勝的信念。
六、戰術戰略。張儀的“遠交近攻”戰略非常關鍵。秦國的資源有限,同時打六國必敗無疑,而張儀的戰略為秦國贏得了時間。企業雖然不可能做到“全品類為王”,但單品突破、整合資源、遠交近攻,最后各個擊破是完全可行的戰略。
以上六條為核心,還有三點我認為同樣重要:軍隊的戰斗力、后勤服務能力、決策和執行的落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