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三雄·極光品牌管理中心經理,對企業VI、SI設計和導入、品牌公關、會議營銷、媒介渠道和新媒體傳播有較好認識。
眾所周知,以可口可樂、康師傅為代表的、曾一度引領了以“經銷商區域和渠道細分”為核心的“中國快消品終端模式”,即廠家派商務代表拜訪重點區域終端,經銷商提供資金流和物流,進行配送服務、網絡分銷。鑒于該模式日趨成熟,引來國內諸多行業、眾多廠家競相跟風,其中不乏成功者,但缺乏創新,后勁不足,突破有限。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電商渠道快速釋放并得以爆發,已對傳統渠道銷售產生巨大的沖擊及分流,終端單店的產出比被稀釋,從天貓“雙十一”公布的數據中可見一斑。另外,人力成本節節攀升,依靠傳統的“人海戰術”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特別是基礎薄弱、產品單一,欠缺專業研發及服務團隊的企業,更是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
與此同時,長期以來,經銷商習慣了廠家“保姆式服務”,對新產品、新市場懈怠于投入及推廣,分銷渠道的開發與深入、區域市場規劃等積極性普遍不高。眾多一腔熱血建渠道的新興LED企業,其“俯沖式”、集中力量轟炸市場,雖有一定效果,但由于前期對市場過于樂觀、市場策略把握不準,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后繼乏力,無疑在某種程度上造成“資源浪費”及“信心打擊”,大多以“偃旗息鼓”告終。
不可否認,電商呈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必將引發傳統渠道“裂變”,將倒逼企業渠道創新或者變革,但這并非說明“實體分銷可有可無”,相反,由于照明產品的特殊性和關注度相對較低等因素,照明企業相較以往更離不開實體分銷,這種迫切感與緊密度更甚從前。未來,要如何規劃、解決和處理好傳統實體終端與電商關系,使其互為補充,將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生死。
因此,在多重影響和推動下,迫使企業在渠道上進行創新、升級:要么壯士斷腕,經銷商渠道大換血,渠道變革;要么廠商共同努力,充分信任和支持,提升現有經銷渠道的創新、融合、運營能力,以應對市場變化。
(本欄目文章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章來源:大照明 作者:李全 |